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綠色工廠匯編整合!武漢市各區綠色工廠、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申報認定條件和補貼資助專題整理,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青山區、洪山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各地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免費咨詢醬醬為您解答輔導!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
深耕項目申報行業13年,沉淀了豐富的政策資源、企業資源、項目資源,形成了獨有的實戰實操模式和大量的成功案例。除了全力打造自身專業項目團隊外,相較同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有各個流程階段的人員,分工明細,細致化;想要咨詢任何項目申報的都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做免費項目規劃。(勿抄)
武漢市各區綠色工廠、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申報認定條件要求
市(州)、縣(市、區)經信部門應將本地區具備培育條件且有提升潛力的企業、工業園區列為培育對象,制定培育計劃,引導和支持培育對象對照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相關標準要求,鼓勵實施綠色化改造升級,持續完善綠色制造基礎條件。
綠色工廠培育對象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設立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或者視同法人的獨立核算單位,且從事實際生產的制造型企業;
(二)符合本細則第十七條第一款相關標準要求。
綠色工業園區培育對象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具有法定邊界和范圍、具備統一管理機構的工業園區,且以產品制造和能源供給為主要功能,工業增加值占比超過50%;
(二)發布園區綠色工廠培育計劃,組織園區內企業開展綠色工廠創建;
(三)符合本細則第十七條第二款相關標準要求。
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培育對象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設立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或者視同法人的獨立核算單位,是行業影響力大、經營實力雄厚、產業鏈完整、綠色供應鏈管理基礎好、在產業鏈發揮主導作用的企業,積極創建綠色工廠;
(二)制定供應商綠色工廠培育計劃,推動供應商開展綠色工廠創建;
(三)符合本細則第十七條第三款相關標準要求。
武漢市各區綠色工廠、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申報認定流程
納入年度培育計劃的創建單位可采取自評價或委托具備評價能力的第三方機構開展評價的方式,編寫評價報告后按屬地原則向所在市(州)經信部門進行自愿申報。采取第三方評價方式的,第三方機構對所出具評價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采取自評價方式的,申報單位對自評價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第三方評價報告或自評價報告流程和模板按《暫行辦法》相關規定執行。
市(州)經信部門依據收到的申報資料進行資料審核、現場核實及征求當地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主管部門意見,對符合有關評價要求的進行公示及認定,發布市層面綠色制造名單。推薦申報省層面綠色制造名單的原則上應先納入市層面綠色制造名單。已認定的省層面綠色制造名單單位(同一類別)不重復推薦申報,符合條件的可推薦申報國家層面綠色制造名單。
對申報省、國家層面綠色制造名單的單位,市(州)經信部門應在資料初審把關、現場核實及征求當地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主管部門意見后出具推薦意見,于每年5月中旬前按要求向省經信廳匯總報送本地區推薦單位的申報資料,通過平臺逐級審核上報。
省經信廳委托第三方機構或組織專家對市(州)經信部門推薦上報的申報資料進行評審,按省級綠色制造評價要求確定年度省級公示名單,并在省經信廳網站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納入省層面綠色制造名單并予以公告。
武漢市各區綠色工廠、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申報認定補貼資助
省級《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若干措施)
對達到國家級綠色工廠標準的企業最高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
武漢市
市級(2021年發布,有效期5年)
對實施技術改造后獲批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 業、單項冠軍產品,分別給予 100 萬元、5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 首次獲批或者復核獲批國家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 融合、工業互聯網、制造業“ 雙創” 、綠色工廠等國家試點示范的 項目(企業),分別給予 100 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獲批國家、省 級“ 專精特新” 小巨人企業,分別給予 50 萬元、20 萬元一次性獎勵。
關于以上政策講解,大家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還有疑問嗎?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
我們專業做項目申報13年,包括科技口、工信口、發改委、文旅口、商務口、農業林業口等等,具體有:
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軟著專利等知識產權、科技成果評價、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各類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老字號、新產品、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融資、百度關鍵詞排名等等;企業不知道可以申請哪些政府補貼項目的都可以找漁漁為您做個免費項目規劃。(不要抄襲)
專人在線指導,免費咨詢:19855109130,微信同號,歡迎前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