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資訊
都江堰市2026年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儲備征集全指南:條件、方向、補助一網打盡
想參與都江堰市2026年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儲備,搶占政策紅利、夯實產業基礎?本文為您全面拆解申報核心要點,從建設思路到報送要求,幫您精準匹配方向、高效準備材料,順利推進項目儲備!
都江堰市2026年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儲備征集申報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深耕項目申報13載,我們為安徽、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等重點省份的企業提供“前期規劃→中期培育→后期申報”的全流程服務。我們不僅是材料專家,更是您的戰略顧問,精準匹配政策紅利,確保每一項關鍵認證成功落地。
為展現我們的專業廣度,以下是我們精通的部分項目矩陣:
資質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
研發平臺: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
智能綠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綠色工廠、兩化融合;
專項榮譽:首臺套、老字號、質量獎、科技成果評價;
知識產權:專利、商標、版權、軟件著作權;工商財稅同步提供專業規劃。
選擇我們,就是選擇一個全面、可靠的成功保障體系——讓您專注核心業務,將專業的事交給我們。
一、都江堰現代農業園區項目建設思路:錨定“天府糧倉”,聚焦全鏈升級
本次項目儲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扣省、市現代農業園區發展部署,重點落實三大核心目標:
大力實施“天府糧倉?千園建設”行動,對標中、省、市級園區認定標準,按“全鏈開發、全環節升級”要求謀劃項目,夯實產業基礎、補齊發展短板;
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成都片區,推進“立園滿園”行動,培塑精華灌區糧果產業品牌,為世界旅游目的地、天府糧倉精華灌區建設賦能;
推進農業產業建圈強鏈,筑牢公園城市示范區生態本底,做優做強“天府糧倉精灌區”特色功能,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
二、都江堰現代農業園區項目建設布局:明確儲備范圍
本次項目儲備范圍限定為都江堰市各級農業園區內(具體園區名單可參考官方附件1《都江堰市園區統計表》),申報主體需確保項目選址在指定園區范圍內,避免因范圍不符錯失申報資格。
三、9大項目儲備方向:精準匹配產業需求,覆蓋全鏈條建設
本次項目儲備聚焦現代農業全鏈條發展需求,明確9大核心支持方向,申報主體可結合自身業務范疇與園區定位,選擇適配方向制定方案:
(一)產業基地建設:壯大主導產業,打造高效基地
聚焦區域優勢特色農業,重點發展優質糧油、綠色蔬菜、特色水果、生豬畜禽等都市保障型主導產業,通過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輪作倒茬、間作套種等模式實現產業聯動;支持建設“噸糧田”糧油基地、“千斤糧萬元錢”糧經復合產業基地,以及經濟作物、畜禽、水產高質高效產業基地,擴大主導產業規模能級。
(二)設施裝備建設:升級基礎設施,提升“三化”水平
圍繞園區基地建設提質,推動水、電、路、網等生產基礎設施新建與改造,同步開展土壤改良、地力提升;布局建設全程機械化服務中心、育秧育苗中心、初加工中心、烘干中心、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積極推進數字農業應用,全面提升園區機械化、設施化、智能化水平。
(三)現代設施農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聚焦智慧升級
以穩產保供、滿足市場需求為目標,以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為核心,開展三大行動:設施種植集約化改造、設施畜牧現代化提升、設施漁業智能化建設;實施設施農業專用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等科技項目,推廣設施農業新技術,重點發展現代都市型智慧設施農業。
(四)農產品初加工發展:完善就地加工配套,夯實原料基地
支持在園區內就地就近建設保鮮、儲藏、分級、包裝等初加工設施設備,提升清洗整理、篩選分級、包裝貼牌、屠宰分割、烘干冷藏、冷鏈運輸等產地初加工能力;推動園區成為農產品精深加工優質原料生產基地,延長產業價值鏈條。
(五)社會化服務體系:拓展服務領域,培育專業主體
因地制宜增加社會化服務內容,培育壯大社會化服務主體,提供多維度服務:按單環節、多環節、全過程等模式,開展育秧育苗、耕種防收、烘干冷鏈、倉儲物流、農資供應、勞務服務等領域服務,降低經營主體運營成本。
(六)質量品牌建設:強化“三品一標”,打造聯合品牌
聚焦園區品牌培育,推進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開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聯合培育,支持綠色、有機、地理標志、名特優新等優質農產品認證登記,提升園區產品市場競爭力。
(七)科技創新支撐:推動產學研融合,推廣“四新”技術
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的試驗、示范與推廣;推動園區與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建立技術服務關系,支持建設專家工作站或辦公場所,構建產學研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同時在園區內開展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培訓,提升從業者技能水平。
(八)新興業態發展:挖掘多元價值,打造消費場景
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農業多元價值,依托資源優勢發展新業態:因地制宜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打造市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消費新場景,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提升園區綜合效益。
(九)聯農帶農機制:培育多元主體,強化利益聯結
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積極引進有實力、帶動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構建“多元主體共同參與、作用充分發揮”的園區建設格局,確保項目惠及農戶、帶動鄉村發展。
四、項目實施主體:這些單位可參與申報
本次項目實施主體涵蓋多類單位,符合條件即可申報:
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
縣級農業農村部門;
農業園區管委會;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五、申報條件:明確“準入門檻”與“負面清單”
(一)3大基本條件,必須全部滿足
范圍與基礎條件:申報項目需在都江堰市各級農業園區內;其中糧油類、經濟作物類園區需達到“能排能灌、旱澇保收、宜機作業”標準,農博、農業科技等其他產業園區的糧經復合種植面積需達到30%。
主體資質要求:實施主體組織機構健全,具備完成項目所需的生產條件、技術力量、管理能力和資金配套;2024年以來無“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執照、較大數額處罰”等重大違法記錄,且承諾遵守支農項目建設、審計、驗收及資金管理要求。
用地合規性:建設項目用地來源有保障,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二)3類負面情形,存在即不予申報
項目違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中“非農化”“非糧化”要求的;
2023年以來,園區內發生重大農業環境污染、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
未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無“可追溯、可量化、可考核”的制度臺賬,聯農帶農成效不明顯的。
六、補助標準:明確額度與利益聯結要求
對通過評審的項目,以補助方式給予支持,具體標準如下:
補助額度:根據當年專項資金預算額度和項目綜合評審結果確定,原則上單個項目補助不超過1000萬元;
投資比例限制:對非公益性項目實施主體的直接補助,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30%;
利益聯結要求:財政資金支持的經營性項目,需按政策要求與農戶建立穩定長效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農戶共享項目收益。
七、報送時間與地點:逾期不予受理,務必提前準備
報送截止時間:符合條件的實施主體需在2025年11月7日前完成材料報送,建議提前1-2天提交,預留材料修改、格式調整時間;
報送地點:都江堰市農業農村局發展規劃與園區科(建議提前與科室確認具體接收要求,如材料份數、格式等,避免延誤)。
八、申報助力:專業團隊幫您規避風險、提升成功率
若您在申報中遇到困惑——比如不確定項目是否符合儲備方向、不知如何撰寫方案突出亮點、對利益聯結機制設計有疑問,可隨時咨詢專業申報服務團隊15855157003(微信同號)!我們熟悉都江堰現代農業園區政策細節,能幫您精準匹配儲備方向、優化方案內容、規避申報風險,助力項目順利通過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