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合肥民宿從業者必看!2025-2027行動方案:持證管家450人+智慧化改造補貼
合肥市民宿投資者、經營者注意!《合肥市旅游民宿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正式發布,明確到2027年全市民宿總量將達220家,培育全國甲乙級民宿6家、皖美金牌民宿40家,還將通過資金扶持、人才培訓、業態融合等舉措,推動民宿年營收超2.4億元、帶動3800人就業。本文拆解方案核心任務與政策紅利,助力把握發展機遇。
合肥市旅游民宿政策申報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深耕項目申報13載,我們為安徽、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等重點省份的企業提供“前期規劃→中期培育→后期申報”的全流程服務。我們不僅是材料專家,更是您的戰略顧問,精準匹配政策紅利,確保每一項關鍵認證成功落地。
為展現我們的專業廣度,以下是我們精通的部分項目矩陣:
資質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
研發平臺: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
智能綠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綠色工廠、兩化融合;
專項榮譽:首臺套、老字號、質量獎、科技成果評價;
知識產權:專利、商標、版權、軟件著作權;工商財稅同步提供專業規劃。
選擇我們,就是選擇一個全面、可靠的成功保障體系——讓您專注核心業務,將專業的事交給我們。
合肥市旅游民宿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繁榮興盛的文化強省和高品質旅游強省的決策部署,加快旅游強市建設步伐,助力鄉村振興,豐富鄉村旅游產品供給,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健康有序推進我市旅游民宿發展,制定以下行動方案。
一、壯大產業規模
1.錨定發展目標。按照規劃先行、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品質優良、服務優質、特色鮮明的要求,在充分考慮資源稟賦、客源市場、交通區位等條件的基礎上,抓住江淮運河文化旅游發展帶、旅游休閑度假區建設等重大機遇,支持引導旅游民宿規范有序高質量發展。到2027年,全市民宿總量達220家,全國甲乙級旅游民宿達6家,皖美金牌民宿達40家、皖美銀牌民宿達43家,累計培訓民宿從業者3600人次,認定持證民宿管家450人,帶動3800人就業,全市旅游民宿年營業收入超過2.4億元。(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城鄉建設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以下均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推動落實,不再一一列舉)
2.加強規劃引領。將旅游民宿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國土空間、鄉村振興、文化旅游等各類規劃。各縣(市)區、開發區應根據區域特點、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編制民宿專項發展規劃,或融入全域旅游規劃。加強鄉村建筑風貌規劃控制,引導鄉村民居保留本土特色,逐步形成江淮民居、巢湖民居等帶有地域鮮明特色的鄉村民宿群。加快完善民宿集聚區、集聚點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配套,大力支持通往民宿集聚區、集聚點的交通道路、電力燃氣、通信網絡、廣播電視、消防供水、標識標牌等基礎設施建設。(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務局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3.優化空間布局。在環巢湖、環紫蓬山、江淮運河沿線等重點區域的景區景點、歷史文化街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等文化自然資源豐富、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可進入性強的城鄉地區,各地要全面摸底,依法盤活鄉村閑置宅基地、閑置農房、集體用房等資源,引導全市民宿連點串線成片,推動民宿集群化培育、產業化發展。鼓勵通過租賃產權明晰的閑置宅基地房屋、合作經營方式開展民宿經營,支持農戶和返鄉人員開發利用自有房屋經營民宿。(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農業農村局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4.搭建項目平臺。公開征集設計團隊、優質項目、優秀企業,組織參加省民宿產業發展大會、民宿創意設計大賽、民宿產業博覽會等活動。構建民宿上下游產業,搭建民宿項目與資本、設計、建設、運營等要素對接平臺,策劃包裝民宿改造建設項目,滾動建立民宿儲備項目庫,加快推動優質民宿項目落地生根。(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二、持續對標提質
5.宣貫民宿標準。持續宣貫《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GB/T41648—2022)和《“皖美民宿”等級劃分與評定》,推動旅游民宿公共環境和配套、建筑和設施、衛生和服務、經營和管理等對標提升,培育全國等級旅游民宿、皖美民宿。對既有的全國等級旅游民宿、皖美民宿實施質量管理和業務指導,持續提升民宿品質。(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農業農村局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6.提升服務質量。持續宣貫《民宿管家服務規范》(DB34/T4330—2022),旅游民宿按照服務規范加強民宿管家及從業人員崗位培訓。按照“皖美民宿”標準體系,引導旅游民宿在文化主題設計、公共文化空間建設、主人文化培育等方面形成品牌IP特色,提升我市旅游民宿行業知名度、美譽度和整體競爭力。(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三、推動融合發展
7.融入文化特色。深入挖掘、活化利用當地的人文典故、非遺民俗、地方戲曲、傳統美食等資源,江淮文化、巢湖文化、僑鄉文化等在地文化,使其場景化、符號化、具象化,圍繞一個主題、一個故事、一位主人、一批管家,推出一桌家宴、一場活動、一套伴手禮,提升我市旅游民宿的辨識度。鼓勵戲曲家、書畫家、攝影家、詞曲作家等藝術家和民宿結對,鼓勵藝術院校師生開展創意下鄉、美術下鄉等創業活動,提升旅游民宿品味。(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文聯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8.多種業態融合。大力發展“民宿+”“+民宿”,推動“民宿+汽車”“民宿+康養”“民宿+溫泉”“民宿+演藝”“民宿+農場”“民宿+研學”“民宿+體育”“民宿+非遺”等業態融合,圍繞民宿打造系列消費新場景。根據客源群體、消費需求進行市場細分,打造度假、旅居、康養、研學、親子、團建、萌寵、網紅打卡等主題民宿。(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體育局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9.強化數字賦能。發揮我市“創新高地”的資源優勢,鼓勵電子商務、社交媒體、人工智能等企業為旅游民宿賦能添彩,推動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慧服務等智慧化設備的運用,為消費者提供安全、便捷、智能、高效的消費體驗。(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科學技術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四、樹立民宿品牌
10.打造區域品牌。指導各縣(市)區、民宿集聚區在“皖美民宿”統一IP下彰顯區域特色,打造“戀廬小舍”“紫蓬山宿”“長臨鄉宿”等區域品牌。(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11.提升品牌服務。常態化開展“人人都是迎客松”志愿行動,提升管理精度、服務溫度、好客熱度。鼓勵星級旅游飯店管理公司托管運營旅游民宿,通過“酒店+民宿”等模式加強行業協作,提升旅游民宿服務品質。(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務局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五、創新營銷方式
12.拓展營銷渠道。加大新媒體平臺宣傳推薦,強化網友、驢友、舍友、達人等粉絲營銷。組織旅游民宿參加旅游宣傳推介活動,支持民宿為學術峰會、商務會議、文化沙龍、綜藝節目等提供優質服務。加強與電視媒體、綜藝品牌節目合作,探索民宿通過打造影視基地、綜藝拍攝場地等方式“出圈”。鼓勵民宿參加國內外設計、攝影、會展等賽事和評比,通過自媒體渠道擴大私域流量,講好民宿故事,擴大影響力。探索建立精品民宿聯營機制,鼓勵服務標準相近的旅游民宿合作經營,推出年卡(季卡或次卡)增加顧客黏性和消費延續性。(責任單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13.開展聯動營銷。建立聯動合作機制,引導旅游民宿與周邊的旅游景區、旅行社、研學基地等合作,持續舉辦文旅惠民消費季等活動,創新惠民措施,通過發放民宿體驗券、優惠券等方式,緩解民宿淡季和非周末的經營潮汐現象。積極培育國家等級旅游民宿、省級職工療休養基地、研學旅游基地,并頒發實物牌匾。(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總工會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六、加強人才引育
14.引育管理人才。開展“民宿領軍人才”“民宿示范管家”培育,積極引入民宿經營管理人才、團隊,建立民宿主理人、運營人才名錄。鼓勵各地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優秀民宿職業經理人參與民宿經營管理。支持有條件的院校開設民宿管理運營相關專業,加快培養民宿規劃設計、運營管理、市場開發等類型人才。搭建民宿人才供需對接平臺,暢通高校、職業院校優質生源和旅游民宿人才輸送渠道。(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15.在崗職業提升。指導行業協會,依托民宿管家評價機構對民宿管家進行培訓,提升經營服務、接待禮儀、文化素養、活動策劃等方面的技能,定期舉辦全市民宿管家職業技能大賽,推薦優秀管家參加全省民宿管家職業技能大賽、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七、強化政策保障
16.健全發展機制。發揮政府在旅游民宿及周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建設、人才引進培養、市場營銷推廣、食品衛生安全、治安消防管理、統計分析監測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建立高效的民宿發展機制,重點扶持民宿集群發展。(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公安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統計局、市消防救援局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17.加大資金扶持。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有序進入民宿領域,統籌推進鄉村振興、交通運輸、水利電力、農村電商、文化旅游等資金及各類項目向民宿集聚區傾斜。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推廣信用貸、抵押貸、民宿貸等特色金融產品。對新獲評的全國等級旅游民宿、皖美民宿給予激勵。(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務局、市商務局等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負責)
解鎖千萬政策紅利,就找臥濤!全國13年專業代辦,助企業乘風破浪!
免費咨詢熱線:15855157003(微信同號)
您是否對繁雜的政府項目申報感到無從下手?臥濤科技,您身邊的企業政策顧問!我們已在安徽、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深耕13年,成功助力上千家企業。
我們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資質榮譽】:高企認定、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綠色工廠等。
【知識產權】:專利申請、商標注冊、軟件著作權、版權保護全代理。
【專項項目】: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首臺套、兩化融合、大數據企業、老字號、非遺等。
【基礎服務】:科技成果評價、工商財稅、項目材料編寫指導。
為什么選擇我們?跨省聯動、經驗豐富、流程熟悉、成功率超高!
一個電話,幫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項目,讓您輕松坐享政策資金與品牌提升!
機會不等人!立即添加微信15855157003,獲取2025年最新政策解讀與申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