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安徽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申報指南:最高補助100萬,2027年布局800家
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安徽省正式啟動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建設計劃。該平臺聚焦關鍵技術攻關與工程化放大,旨在打通科技創新到產業應用的"最后一公里"。現面向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征集建設主體,通過系統化布局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安徽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申報免費咨詢:15855157003(微信同號)
深耕項目申報13載,我們為安徽、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等重點省份的企業提供“前期規劃→中期培育→后期申報”的全流程服務。我們不僅是材料專家,更是您的戰略顧問,精準匹配政策紅利,確保每一項關鍵認證成功落地。
為展現我們的專業廣度,以下是我們精通的部分項目矩陣:
資質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
研發平臺: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
智能綠色: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綠色工廠、兩化融合;
專項榮譽:首臺套、老字號、質量獎、科技成果評價;
知識產權:專利、商標、版權、軟件著作權;工商財稅同步提供專業規劃。
選擇我們,就是選擇一個全面、可靠的成功保障體系——讓您專注核心業務,將專業的事交給我們。
安徽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建設方案
安徽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是以科技成果系統集成和工程化產業化為目標,組織開展滿足市場需求的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研發與轉化,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的創新平臺。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科技創新平臺基地建設的決策部署,優化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布局與管理,暢通科技成果及時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的渠道,根據國家有關要求,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建設方案。
一、原則與目標
(一)建設原則
一是堅持需求導向。瞄準戰略任務和重點工程實施中的重大技術難題,以及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關鍵領域環節,開展前瞻性、引領性布局,加速核心技術“補短板”“筑長板”,切實為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技術保障。
二是堅持協同創新。以組建創新聯合體的方式強化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合作,引導企業自主開展技術攻關,加速產品迭代升級和推廣應用;支持高校院所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或研究方向,聯合企業增加精準匹配產業需求的高質量技術供給,在優勢專業領域深度挖掘技術成果市場價值。
三是堅持服務賦能。創新政府服務和管理方式,實施清單化管理,推動技術、人才、場景、數據、資金、項目等創新要素集聚融通。
四是堅持機制牽引。探索建立知識、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采取“承諾制”等靈活柔性的方式組建,通過主動謀劃、重點發掘與廣泛征集等方式提前布局。
五是堅持優勝劣汰。強化全過程管理和運行評估,將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數量、成果轉化應用前景、對行業直接經濟效益作為主要評估依據。根據評估結果優勝劣汰、動態調整,提升管理運行質量。
(二)建設目標
到2027年,完成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重組工作,在重點產業領域新布局建設一批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初步構建網絡化、開放式的平臺體系,總體規模控制在800家左右,每年形成新產品新技術1000項以上,開展各類技術服務5000次以上,有力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到2030年,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布局更加完善、作用持續發揮,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效率顯著提升,總體規模控制在1000家左右,每年形成新產品新技術2000項以上,開展各類技術服務10000次以上,形成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全方位、體系化技術支撐能力。
二、任務與領域
(一)重點任務
一是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實驗研究。研判市場需求及產業態勢,積極承擔國家和省有關部門委托的研發任務,開展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關鍵共性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研發,持續進行技術攻關,解決關鍵技術難題。支持布局開展前沿引領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
二是推動技術轉移和擴散。持續提升技術熟化、工程化放大、試驗檢測、可靠性驗證能力,不斷為規?;a提供成熟的先進技術、工藝、產品和裝備,為行業提供高水平的技術開發和成果工程化試驗驗證環境。
三是強化人才引育和培養。打通引才引智通道,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對接合作,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大力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為行業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工程技術研究與管理人才。
四是提升服務賦能能力。以應用為牽引,豐富拓展新技術、新產品應用場景,積極響應政府場景創新需求,形成服務賦能產業升級、城市更新、社會治理等方面場景創新能力。依托專業優勢,主動為行業提供工程技術驗證和咨詢、方案設計、技術標準制修訂等服務。
五是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在確保國家安全和保護知識產權前提下,以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名義,積極開展技術協作、項目合作、人才交流、展覽展示、賽事活動、學術論壇等多種形式的國際國內合作與交流,為行業應用國際先進技術、制定采用國際標準提供支撐。
(二)領域方向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節能環保、低空經濟,機器人和智能船舶、量子科技、具身智能、氫能和核聚變能、生物制造、未來材料、商業航天、深空探測、腦科學、未來醫療、未來網絡,新興服務業等重點領域,與省重大生產力布局和相關規劃有效銜接、協同推進,形成推動相關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體系化合力。
三、建設與管理
省發展改革委負責指導協調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建設及運行管理,有序規劃、系統部署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布局建設并組織運行評估。各設區市發展改革委是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的主管單位,主要負責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申報管理、運行監督,協調落實建設條件。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原則上依托一個法人單位牽頭建設,依托單位和共建單位是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建設主體,應當全力推進和保障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順利建設和穩定運行。
(一)組織申報
省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研究提出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建設領域布局,市級發展改革委立足本地需求與優勢,對照申報領域和認定標準,按照屬地原則組織創新聯合體,編制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申請報告及建設任務書(需明確關鍵核心技術指標、成果實現形式、產業化推廣應用“三個清單”),將符合條件的推薦報送至省發展改革委。
(二)評審認定
省發展改革委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評審,評審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對照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認定標準進行審核,其中認定標準中“建設目標”采取“承諾制”,需承諾在建設期內達到目標要求,建設期一般不超過三年;二是對申請報告和建設任務書的合理性、可行性及與認定標準的契合度進行考評。通過評審的,經省發展改革委門戶網站公示五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按程序予以認定。
(三)運行管理
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主任由依托單位聘任,報省發展改革委備案。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原則上只在依托單位掛牌。承擔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建設的核心團隊原則上不再承擔相同領域的其他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基地建設任務。按照“掛高不掛低”要求,升級或整合為上一級平臺的,不再保留原有牌子。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每年須按要求提交年度工作報告。
(四)運行評估
強化以評促建、以評促優,省發展改革委分領域、分階段對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開展運行評估,原則上每三年評估一次。主管單位組織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編制評估材料,對材料完整性、真實性進行審核,將材料及審核意見報送省發展改革委。
省發展改革委委托第三方機構,依據指標體系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分為優秀(評估得分85分及以上)、良好(評估得分70分至84分)、基本合格(評估得分60分至69分)和不合格(評估得分低于60分)。評估結果為不合格或者連續兩次評估結果均為基本合格的,以及出現其他違法違規情況的,按程序予以撤銷。新認定的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參加首次評估時,若承諾事項未完成,視為評估不合格,予以撤銷。
四、重組與優化
根據省委科技委有關要求,按照“需求導向、功能聚焦、強化服務、動態調整”思路,穩妥有序推進省發展改革委管理的原省工程研究中心、省科技廳管理的原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組工作,推動形成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體系化布局。
一是內部整合。由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市科技局,組織清理屬地已完成歷史使命的平臺,歸并研究領域方向相近的平臺。
二是統籌整合。省發展改革委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各市前期優化整合后的平臺,分批次進行評估,通過評估的納入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序列管理。未能納入新序列的,給予3年優化提升期,后續再組織評估。
五、支持與保障
(一)資金補助。在運行評估中,獲評優秀的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給予每家最高100萬元資金獎補。
(二)服務賦能。推動應用場景賦能創新平臺高質量發展,為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提供場景開發、場景對接、產學研合作、入鏈應用等場景服務。依托安徽省“政產學研金服用”高效辦成一件事平臺開展科產供需對接,促進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技術成果轉移轉化。依托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安徽)常態化開展多元線上融資對接,按需組織線下融資專項活動。
(三)人才保障。組織協調獲認定的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主任享受省D類高層次人才政策,評估優秀的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高層次人才優先推薦申報省人才項目。
(四)能級提升。優先支持評估優秀的省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申報創建國家產業技術工程化中心或國家新興產業創新中心。
解鎖千萬政策紅利,就找臥濤!全國13年專業代辦,助企業乘風破浪!
免費咨詢熱線:15855157003(微信同號)
您是否對繁雜的政府項目申報感到無從下手?臥濤科技,您身邊的企業政策顧問!我們已在安徽、湖北、江蘇、湖南、四川、陜西深耕13年,成功助力上千家企業。
我們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資質榮譽】:高企認定、專精特新、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綠色工廠等。
【知識產權】:專利申請、商標注冊、軟件著作權、版權保護全代理。
【專項項目】: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首臺套、兩化融合、大數據企業、老字號、非遺等。
【基礎服務】:科技成果評價、工商財稅、項目材料編寫指導。
為什么選擇我們?跨省聯動、經驗豐富、流程熟悉、成功率超高!
一個電話,幫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項目,讓您輕松坐享政策資金與品牌提升!
機會不等人!立即添加微信15855157003,獲取2025年最新政策解讀與申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