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申報解疑
其他項目申報解疑
對比陜西省創新型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和打分指標秘籍整理,詳情如下,想要知道創小、科小、高企之間的區別嗎?如何才能申請創新型中小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請往下接著看!西安市、寶雞市、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需要咨詢申報的可以聯系小編為您解答輔導!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選擇全面可靠的一站式體系保障。
解鎖千萬政策紅利,專注于項目申報行業13年,沉淀了精準的政策資源、優質的企業資源、成功的項目資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實戰方法論與成熟的服務成功案例體系。除了全力打造自身專業項目團隊外,相較同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有各個流程階段的人員,分工明細,細致化;各環節均由專人深度把控。想要咨詢各省市任何項目申報的都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做免費項目規劃。(勿抄)
一、陜西省創新型中小企業申報條件和打分指標
一、公告條件
評價得分達到 60 分以上(其中創新能力指標得分不低 于 20 分、成長性指標及專業化指標得分均不低于 15 分),
或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 一)近三年內獲得過國家級、省級科技獎勵。
( 二)獲得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和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等榮譽(均為有效期
內)。
(三)擁有經認定的省部級以上研發機構。
(四)近三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
繳額)500萬元以上。
二、評價指標
包括創新能力、成長性、專業化三類六個指標,評價結
果依分值計算,滿分為 100 分。
( 一)創新能力指標(滿分40分)
1. 與企業主導產品相關的有效知識產權數量(滿分20分)
A. Ⅰ類高價值知識產權1項以上(20分)
B. 自主研發的Ⅰ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15分)
C. Ⅰ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10分)
D. Ⅱ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5分)
E. 無(0分)
2.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滿分20分)
A. 5%以上(20分)
B. 3%-5%(15分)
C. 2%-3%(10分)
D. 1%-2%(5分)
E. 1%以下(0分)
( 二)成長性指標(滿分30分)
3.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滿分20分)
A. 15%以上(20分)
B. 10%- 15%(15分)
C. 5%- 10%(10分)
D. 0%-5%(5分)
E. 0%以下(0分)
4.上年度資產負債率(滿分10分)
A. 55%以下(10分)
B. 55%-75%(5分)
D. 75%以上(0分)
(三)專業化指標(滿分30分)
5.主導產品所屬領域情況(滿分10分)
A.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10分)
B.屬于其他領域(5分)
6.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滿分
20分)
A. 70%以上(20分)
B. 60%-70%(15分)
C. 55%-60%(10分)
D. 50%-55%(5分)
E. 50%以下(0分)
二、陜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申報條件和指標
(一)基本條件
科技型中小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 臺地區)注冊成立或依 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會計 核算健全、實行查賬征收并能夠準確歸集研發費用,并繳納 企業所得稅的居民企業。
2.職工總數不超過 500 人、年銷售收入不超過 2 億元、 資產總額不超過 2 億元。
3.企業所在行業不屬于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產業結構 調整指導目錄》規定的限制類和淘汰類范圍,不屬于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 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 號)規定的不適用稅前 加計扣除政策的行業。
4.企業在上一會計年度及當年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 量事故、嚴重環境違法、嚴重弄虛作假和科研嚴重失信行為, 且在上一會計年度及當年未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 失信企業名單。
5.企業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所得分值不低于 60 分,且科技人員指標得分不得為0 分。
(二)直通車條件
符合上述評價條件的企業,若同時符合下列條件中的一 項,不受綜合評價所得分值高低限制,可直接確認符合科技 型中小企業條件:
1.企業擁有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證書;
2.企業近五年內獲得過國家級科技獎勵;
3.企業擁有經認定的省部級以上研發機構;
4.企業近五年內主導制定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或行業 標準。
(三)評價指標
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指標具體包括科技人員、研發投 入、科技成果三類,滿分 100 分。
1.科技人員指標(滿分 20 分)。按科技人員數占企業職 工總數的比例分檔評價。
A.30%(含) 以上(20 分)
B.25%(含)-30%( 16 分)
C.20%(含)-25%( 12 分)
D. 15%(含)-20%(8 分)
E. 10%(含)-15%(4 分)
F. 10%以下(0 分)
2.研發投入指標(滿分 50 分)。企業從( 1 )、(2)兩 項指標中選擇一個指標進行評分。
( 1 )按企業研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的比例分檔評價。
A.6%(含) 以上(50 分)
B.5%(含)-6%(40 分)
C.4%(含)-5%(30 分)
D.3%(含)-4%(20 分)
E.2%(含)-3%( 10 分)
F.2%以下(0 分)
(2)按企業研發費用總額占成本費用支出總額的比例分 檔評價。
A.30%(含) 以上(50 分)
B.25%(含)-30%(40 分)
C.20%(含)-25%(30 分)
D. 15%(含)-20%(20 分)
E. 10%(含)-15%( 10 分)
F. 10%以下(0 分)
3.科技成果指標(滿分 30 分)。按企業擁有的在有效期 內的與主要產品(或服務)相關的知識產權類別和數量(知 識產權應沒有爭議或糾紛)分檔評價。
A.1 項及以上 Ⅰ 類知識產權(30 分)
B.4 項及以上Ⅱ類知識產權(24 分)
C.3 項Ⅱ類知識產權( 18 分)
D.2 項Ⅱ類知識產權( 12 分)
E.1 項Ⅱ類知識產權(6 分)
F.沒有知識產權(0 分)
(四)指標說明
1.職工總數
企業職工總數包括企業上一會計年度在職、兼職和臨時 聘用人員。在職人員可以通過是否簽訂了勞動合同、繳納社 會保險費、繳納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等方式之一進行鑒別, 兼職、臨時聘用人員全年須在企業累計工作六個月以上。
2.科技人員數
企業科技人員是指企業直接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 活動, 以及專門從事上述活動管理和提供直接服務的人員, 包括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兼職、臨時聘用人員全年 須在企業累計工作六個月以上。
3.研發費用總額
研發費用是指企業進行研發活動和創意設計活動而發 生的相關費用。研發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科學與技術新知 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 (服務)、工藝而持續進行的具有明確目標的系統性活動。 創意設計活動是指企業為獲得創新性、創意性、突破性的產 品進行的設計活動,包括多媒體軟件、動漫游戲軟件開發, 數字動漫、游戲設計制作;房屋建筑工程設計(綠色建筑評 價標準為三星)、風景園林工程專項設計;工業設計、多媒 體設計、動漫及衍生產品設計、模型設計等。
以下活動產生的費用不計入研發費用:企業產品(服務) 的常規性升級;對某項科研成果的直接應用,如直接采用公 開的或者直接購買的新工藝、材料、裝置、產品、服務或知 識等商品;企業在商品化后為顧客提供的技術服務、技術咨詢等支持活動;對現存產品、服務、技術、材料或工藝流程 進行的重復或簡單改變;市場調查研究、效率調查或管理研 究;作為工業(服務)流程環節或常規的質量控制、測試分 析、維修維護;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方面的研究。
研發費用應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關于 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 119 號)、《關于進一步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開發費用 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7〕34 號)及其他有 關規定,依照《關于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 關問題的公告》(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2015 年第 97 號)、《關 于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 國家 稅務總局公告 2017 年第 40 號 )、《關于企業委托境外研究 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 64 號)、《關于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公 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 2021 年第 13 號)、《關于進 一步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 國家稅 務總局公告 2021 年第 28 號)等文件明確的方式、范圍,對 各研發項目以專賬或者輔助賬形式,開展研發費用歸集,由 企業留存備查。研發費用歸集范圍包括:
( 1 )人員人工費用: 直接從事研發活動人員的工資薪 金、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 保險費、生育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 務費用。
(2)直接投入費用:研發活動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用于中間試驗和產品試制的模具、工藝裝備開發 及制造費;不構成固定資產的樣品、樣機及一般測試手段購 置費,試制產品的檢驗費;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運 行維護、調整、檢驗、維修等費用, 以及通過經營租賃方式 租入的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租賃費。
(3)折舊費用:用于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的折舊費。
(4)無形資產攤銷:用于研發活動的軟件、專利權、非 專利技術(包括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的 攤銷費用。
(5)新產品設計費等:新產品設計費、新工藝規程制定 費、新藥研制的臨床試驗費、勘探開發技術的現場試驗費。
(6)其他相關費用:與研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 如技術圖書資料費、資料翻譯費、專家咨詢費、高新科技研 發保險費,研發成果的檢索、分析、評議、論證、鑒定、評 審、評估、驗收費用,知識產權的申請費、注冊費、代理費, 差旅費、會議費等。此項費用總額不得超過研發費用總額的 10%。
(7)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費用。
研發費用采用上一會計年度最后一個季度財務數據。根 據項目研發形式按以下方法計算企業研發費用總額:
( 1 )企業內部自主研發項目,按實際發生費用額計入企 業研發費用總額;
(2)企業共同合作研發項目,按自身實際承擔費用額計 入企業研發費用總額;
(3)企業參加企業集團的集中研發項目,按自身實際分 攤費用額計入企業研發費用總額;
(4)企業委托境內外部機構或個人的研發項目,按實際 發生費用額的 80%計入企業研發費用總額;
(5)企業委托境外機構或個人的研發項目,按實際發生 費用額的 80%計入企業研發費用總額,但不超過境內符合條 件的研發費用的三分之二。
4.銷售收入
銷售收入采用上一會計年度財務數據,為主營業務與其 他業務收入之和,按照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口徑。
5.成本費用支出總額
成本費用支出總額包括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和期間費 用,根據企業會計制度,采用上一會計年度財務數據。成本 費用按照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口徑。成本費用支出總 額=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 財務費用。
6.資產總額
資產總額應以上一會計年度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期末 數為準。
7.納稅總額
納稅總額是指企業已實際繳納的稅額。 一般包括增值 稅、附加稅、所得稅,不包括個稅。
8.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須在中國境內授權或審批審定,并在中國法律的有效保護期內。知識產權權屬人應為評價申請企業。
知識產權采用分類評價,其中:發明專利(不含國防專 利 )、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 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按 Ⅰ 類評價; 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軟件著作權等按Ⅱ類評價。
專利的有效性以企業進行評價前獲得授權證書或授權 通知書并能提供繳費收據為準。
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集成電路布 圖 設 計 專 有 權 可 在 國 家 知 識 產 權 局 網 站查詢專利標記和專利號;植物新品 種 可 在 農 業 農 村 部 科 技 發 展 中 心 網 站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植物新品種保 護辦公室網站查詢 ; 國家農作物品 種是指農業農村部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告的 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須提供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簽發的新 藥證書;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須提供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簽發的中藥保護品種證書;軟件著作權可在國家版權局中國 版權保護中心網站查詢軟件 著作權標記(亦稱版權標記)。
9.高新技術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擁有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編 號的企業,其編號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可查。 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已實現數據 對接,高新技術企業狀態可自動獲取。
10.科技獎勵
近五年內獲得過的國家級科技獎勵包括國家最高科學 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 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以獎勵證書 為準,近五年包括填報當年。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國家級科 技獎勵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公告為準,獲獎情況可自 動獲取。
11.研發機構
企業擁有的省部級以上研發機構包括國家部委、省直單 位批準認定的企業牽頭建立的實驗室、研究中心、技術中心、 設計中心、創新中心及研究院等各類國家級、省(部)級創 新平臺(基地)。證明材料以出具的研發機構批準認定文件 為準。
12.制定標準
企業近五年內主導制定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或行業標 準的,應出具相關標準文本或證明文件。國家標準以國家標 準化委員會網站發布的國家標準為準,行業標準以國家標準 化委員會網站備案的行業標準為準,國際標準應是國家標準 化委員會網站公布的國際標準化機構制定的標準。相關標準 可 在 全 國 標 準 信 息 公 共 服 務 平 臺 查 詢。企業應排名標準起草單位前五名。 近五年包括填報當年。
13.企業信用
《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所指的 “發生重大安全、
重大質量事故和嚴重環境違法、科研嚴重失信行為” “列入 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以有關部門根據相 關法律法規出具的意見為準或參考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市 場 監 督 管 理 總 局 “ 國 家 企 業 信用 信 息 公 示 系 統 ”
14.其他事項
所稱職工總數、科技人員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應按企業 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 ÷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 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三、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和打分指標
申報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業歷經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法,獲取對其主要商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用途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三)對企業主要商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用途的技術屬于《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附和如下要求:
1、近期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2、近期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近期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我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六)近一年高新技術商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
(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評分標準
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30分
企業擁有的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不含商標)。
1.由專家對企業申報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是否符合《工作指引》要求進行評判。
2.同一知識產權在國內外的申請、登記只記為一項。
3.若知識產權的創造人與知識產權權屬人分離,在計算知識產權數量時可分別計算。
4.專利以獲得授權證書為準。
5.企業不具備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注:如果要拿到30分,必須要有6個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或者1個發明專利或者6個實用新型專利。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30分
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需五項以上
1.同一科學技術成果(專利、版權、技術使用許可證、注冊的軟件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在國內外的申請只記為一項。
2.購入或出售技術成果以正式技術合同為準。
3.此項評價可計入技術訣竅,但價值較小的不算在內。從產品或工藝的改進表現來評價技術訣竅等的價值大小(企業可以不披露具體內容)。
4.技術成果轉化的判斷依據是:企業以技術成果形成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
注:如果要拿到30分,必須要有12個技術開發合同或者12個技術服務合同或者12個銷售合同(分別針對不同產品)
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水平 20分
(1)制定了研究開發項目立項報告;
(2)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
(3)開展了產學研合作的研發活動;
(4)設有研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設施和設備;
(5)建立了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獎勵制度。
注:以上五個小項全部齊全后,才能拿到20分
成長性指標 20分
此項指標是對反映企業經營績效的總資產增長率和銷售增長率的評價(各占10分),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總資產增長率=1/2 (第二年總資產額÷第一年總資產額+第三年總資產額÷第二年總資產額)-1。
銷售增長率=1/2 (第二年銷售額÷第一年銷售額+第三年銷售額÷第二年銷售額)-1;
注:總資產和銷售每年是遞增的,才能達到最高20分
關于以上政策講解,大家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還有疑問嗎?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
找我們能為您做什么?(勿抄)
一、國家、省、市各類政府資助類項目申報;
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專利軟著知識產權申報;
三、國家、省、市各類企業榮譽資質申報;
四、國家、省、市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評價、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各類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老字號、新產品等研發平臺創建輔導、申報:
五、資金申請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項目建議書、等各類報告編制;
六、科技成果轉化中介、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科技項目投融資。
一個電話,幫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項目,讓您輕松穩拿補貼政策資金與品牌榮譽提升!
專人在線指導,免費咨詢:19855109130,微信同號,獲取最新政策詳情,歡迎前來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