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外省資訊
四川省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開放課題申報指南2025年度申報資助條件和材料流程整理,重點聚焦以下3個領域9個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本年度計劃資助開放課題10項,課題研究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想要具體了解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課題的可以聯系小編為您解答輔導!
免費指導熱線:19855109130(可加v),選擇全面可靠的一站式體系保障。
解鎖千萬政策紅利,專注于項目申報行業13年,沉淀了精準的政策資源、優質的企業資源、成功的項目資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實戰方法論與成熟的服務成功案例體系。除了全力打造自身專業項目團隊外,相較同行業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有各個流程階段的人員,分工明細,細致化;各環節均由專人深度把控。想要咨詢各省市任何項目申報的都可以免費咨詢漁漁為你做免費項目規劃。(勿抄)
自然資源部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西南創新中心),于2022年8月經自然資源部批準建設,以四川省國土整治中心為依托單位。旨在落實生態安全、糧食安全等國家戰略,聚焦自然資源“兩統一”核心職責,著力解決制約西南地區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和國土綜合整治的工程技術難題。
一、資助方向
研究范圍須緊密圍繞西南創新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與發展規劃,重點聚焦以下3個領域9個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
(一)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生態保護修復技術與應用
1.生態本底調查與問題診斷技術
2.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技術
3.生態保護修復綜合評估技術
(二)西南地區國土綜合整治技術與應用
1.耕地“三位一體”保護技術
2.低效建設用地再開發技術
3.國土空間綜合整治技術
(三)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與綜合整治智慧治理技術與應用
1.主被動遙感協同的全要素生態保護修復監測評價與預警技術
2.生態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全生命周期監測監管平臺
3.基于多模態遙感數據的生態保護工程監測與評價技術
二、資助計劃與要求
本年度計劃資助開放課題10項,課題研究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具體資助計劃及成果要求如下:
(一)重大攻關類。旨在支持有望取得重大技術突破、著力解決關鍵瓶頸問題、具有重大應用前景的攻關性研究。設立1項,每項研究經費15萬元。成果須包含1項發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和1篇CSSCI/SCI期刊(或同檔次學術會議)收錄論文。
(二)重點培育類。旨在積極培育具有良好創新思路和發展潛力、處于早期探索階段的研究,為未來承擔更高層次研究任務奠定基礎。設立2項,每項研究經費4萬元。成果須包含1項發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或1篇核心期刊(或同檔次學術會議)收錄論文。
(三)一般項目類。旨在支持常規性技術應用與基礎數據積累研究,夯實中心業務支撐能力。設立7項,每項研究經費不超過1萬元。成果須包含1篇收錄的學術論文。
三、申報條件
1.開放課題面向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
2.每位申請人當年只能申報1項課題,對課題研究工作、經費使用及研究成果承擔全部責任。
3.申請人一般要求具備中級或以上技術職稱;在讀博士研究生申請的,須由導師擔任課題第二負責人,且導師和申請人須在同一單位。
4.申請人須邀請至少2名西南創新中心固定人員作為參與人,開展聯合研究和課題管理。(可自行聯系,亦可獲資助后根據研究方向指定)。
5.鼓勵課題團隊跨單位、跨學科組建,優先支持具有多學科背景和多元機構參與的研究團隊。
四、申請流程
(一)課題申請。申請人須按要求填寫《西南創新中心開放課題申請書》(附件1),經所在單位同意后簽字并蓋公章。
(二)課題提交。電子版:郵件發送PDF格式(蓋章掃描件)和Word格式(無須簽章),文件命名方式:課題名稱-姓名-單位。紙質版:郵寄申請書(一式兩份),電子版與紙質版內容須一致。
(三)截止日期。本年度開放課題申請截止日期為2025年11月28日,過期不予受理。
(四)課題審批。按照“公正合理、擇優支持”的原則,由西南創新中心技術委員會進行評審。評審結果經依托單位審批后,在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網站公布。
五、結題驗收
1.研究成果(包括專著、論文、軟件、數據庫、專利以及鑒定證書等)第一署名單位應為“自然資源部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for Southwest Land Spac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開放課題取得的有關論文、專著等成果應標注“自然資源部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開放課題資助 (課題編號:XXXX)(Supported by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for Southwest Land Spac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Number:XXXX))”。未按上述規定署名或未注明西南創新中心資助的研究成果,不予驗收。
2.申請人須在課題結題后,按資助類別要求提供相關成果證明材料。
3.課題期滿2個月內,西南創新中心技術委員會將對結題報告及成果進行驗收評審。逾期未提交完整材料或未通過驗收者,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者,回收余款,并取消其今后申請資格。
六、注意事項
1.申請人需認真閱讀并執行申報指南相關要求,按時提交申請書及相關材料。
2.無論申請項目評審通過與否,所有材料均不退還,請申請者保管好申請材料。
3.開放課題發布、評審、驗收等流程均按照《自然資源部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開放課題管理辦法(試行)》(附件2)執行。
4.未盡事宜均由西南創新中心負責解釋。
自然資源部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開放課題管理辦法(試行)
一、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自然資源部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開放課題(以下簡稱課題)管理,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課題旨在緊密結合自然資源部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西南創新中心)發展和建設中遇到的關鍵技術問題,開展創新性、前瞻性和應用性研究,提高創新中心自主創新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創新中心的融合、開放、共享和外部交流力度,同時為青年科技人員提供更多的創新研究渠道和成果展示機會。
第三條 西南創新中心依據發展規劃,每年制定并發布《自然資源部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開放課題申報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明確開放基金課題的主要資助方向、資助計劃、申報條件及申請程序等。
第四條 課題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
第五條 西南創新中心在課題管理過程中履行以下職責:
(1)制定并發布年度指南;
(2)受理課題申請;
(3)組織課題評審;
(4)批準資助課題;
(5)管理和監督課題實施;
(6)組織課題驗收。
二、課題申請
第六條 課題資助方向、資助計劃、申報條件及申請程序等,以當年西南創新中心發布的指南內容為準。
第七條 申請課題應符合開放課題指南所規定的研究方向,學術思想新穎,立論依據充分,研究目標明確,研究內容具體,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可行,經費預算合理。
第八條 作為申請人每年只能申請1項課題,承擔的課題結題后方可繼續申請。
三、課題審批
第九條 課題初審
西南創新中心負責課題的初審,包括:
(1)申請手續是否完備,申請書填寫是否符合規定;
(2)申請內容是否符合指南的資助范圍;
(3)申請人是否存在超項問題。
第十條 專家評審
西南創新中心技術委員會對通過初審的課題進行評審,針對創新內容、立項依據、研究方法、技術路線、經費預算等方面確定年度資助課題及資助金額。
第十一條 課題立項
評審結果在自然資源廳網站公示。獲得資助者須在限期內提交《自然資源部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開放課題任務書》(以下簡稱任務書),一式兩份,作為撥款和檢查的依據。逾期未提交者,視為自動放棄。
任務書經西南創新中心蓋章確定后正式立項。
四、課題實施過程管理
第十二條 課題實施期間,原則上不得更改研究計劃。研究目標、內容、成果等確需調整的,由課題負責人提出書面申請,報西南創新中心核準。
第十三條 課題負責人一般不得更換,遇有特殊情況(如出國、病休、調離原單位等),應及時提出更換申請,報西南創新中心核準。
第十四條 課題研究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如有特殊情況,由課題負責人提出書面申請,報西南創新中心核準。且延期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
第十五條 課題期滿2個月內,課題負責人提交《自然資源部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開放課題結題報告》、已發表或已正式錄用的學術論文全文、獲獎證書、專利和其他與本課題相關的成果及證明材料。逾期未提交完整材料或未完成研究內容的課題,西南創新中心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者將回收余款,并取消今后申請資格。
第十六條 西南創新中心技術委員會對課題進行驗收,根據研究成果的科學價值、創新技術水平、推廣應用前景等,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等級為優秀的課題,將給予優先資助資格。等級為不合格的課題,將追回課題經費,取消今后申請資格。
第十七條 承擔課題的人員應嚴格遵守科研道德規范,嚴肅認真地進行研究工作,嚴禁偽造實驗數據,嚴禁抄襲剽竊他人論文或科研成果。如有違規,一經發現,將視情節輕重給予當事者相應處理。
五、課題經費
第十八條 課題首期經費支付總經費的60%,尾款將根據課題進展情況確定是否支付。未能按期結題的課題,停止尾款支付,并取消今后申請資格。
第十九條 課題負責人應有效合理地使用資助經費,保證研究工作達到預定目標。經費僅用于課題負責人及參與人開展課題研究的相關支出,包括:
(1)材料費、加工費、計算、測試和分析費用等;
(2)差旅費、住宿費、交通費等;
(3)論文出版、專利申請費等。
六、課題成果管理
第二十條 研究成果(包括專著、論文、軟件、數據庫、專利以及鑒定證書等)第一署名單位應為“自然資源部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for Southwest Land Spac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開放課題取得的有關論文、專著等成果應標注“自然資源部西南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整治工程技術創新中心開放課題資助 (課題編號:XXXX)(Supported by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for Southwest Land Spac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Renovation,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Number:XXXX))”。未按上述規定署名或未注明西南創新中心資助的研究成果,不予驗收。
第二十一條 研究成果有鑒定或評審需求的,可由西南創新中心負責組織辦理,并由雙方聯合申報成果或申請獎勵。研究成果轉讓的獲利,由雙方共享,比例另行協商。
七、附則
第二十二條 本管理辦法西南創新中心負責解釋,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關于以上政策講解,大家還有不懂的問題嗎?還有疑問嗎?有疑問可以免費咨詢。
找我們能為您做什么?(勿抄)
一、國家、省、市各類政府資助類項目申報;
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專利軟著知識產權申報;
三、國家、省、市各類企業榮譽資質申報;
四、國家、省、市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評價、工業設計中心、非遺、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綠色工廠、大數據企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各類標準、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學技術獎、規上、老字號、新產品等研發平臺創建輔導、申報:
五、資金申請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項目建議書、等各類報告編制;
六、科技成果轉化中介、公司注冊注銷、工商辦理、股權、科技項目投融資。
一個電話,幫您理清思路,匹配最佳項目,讓您輕松穩拿補貼政策資金與品牌榮譽提升!
專人在線指導,免費咨詢:19855109130,微信同號,獲取最新政策詳情,歡迎前來交流。
